【例文】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崇尚谦让、追求和合的民族,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谦让是追求个人修养、为人处世的重要内容。无论是儒家提倡的'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抑或是'温、良、恭、俭、让“的处世美德,还是道家所说的'夫唯不争,故无尤“,都是旨在劝导世人少争多让、不争常让。(中国纪检监察报《六尺巷里悟争让》)
【典故】出自战国孟子《孟子>公孙丑上》,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释义】意思是,同情心是仁的开端,羞耻心是义的开端,谦让心是礼的开端,是非心是智的开端。
【赏析】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菜根谭》中有言:'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
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嗜。此是涉世一极乐法。“待人接物,谦让是一种礼貌,也是一种修养。据桐城县志记载,清康熙时期的文华殿大学士张英在京城做官时,老家桐城的亲人与邻居吴姓人家因宅基地发生争讼,张家人便写信给张英求助。张英获悉情况后,当即给家人回诗一首:'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收到诗信后家人顿悟,主动让出三尺界墙。邻居深受触动,亦退让三尺界墙。于是两家之间便有了一条带着乡里温度的'六尺巷“。
在担当作为上争先恐后、在功名利禄上主动谦让,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解放战争期间,刘伯承同志成功指挥多次重大战役。当时解放区各界代表抬来绣有'常胜将军“的横匾时,他却婉言谢绝,连连表示'不敢当“。任弼时同志功勋卓著,但他从不居功自傲,常把自...
(想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2025年【写材料用典】辞让之心,礼之端也.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