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1课《醉翁亭记》教案,教学设计(完整)

|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1课《醉翁亭记》教案,教学设计(完整),供大家参考。

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1课《醉翁亭记》教案,教学设计(完整)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2.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3.积累文言词汇,背诵全文。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理解文章内容和主题。

  (2)积累文言词汇。

  2.难点: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谢

  教学准备

  1.准备课文的朗读录音带。

  2.将本课知识点制作成课堂使用的幻灯片。

  3.学生准备汉语词典、文言文词典等工具书。

  教学过程

  《醉翁亭记》第一课时

  一、导入

  本文是庆历六年作者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被贬为滁州太守时写的。文章极其生动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欧阳修被贬为滁州太守后,心情郁闷,他经常去滁州西南的琅琊山饮酒抒怀,并与山寺内的住持智仙和尚结为莫逆之交。智仙为方便好友游访,便在半山腰修建了一座亭子,供欧阳修休息、饮酒。欧阳修用自己的别号'醉翁“为这座亭子命名。后来,便写了《醉翁亭...

全文已隐藏

(想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1课《醉翁亭记》教案,教学设计(完整).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